搜尋

十二星座大忌!這些事絕對不能碰

九月 4, 2025

追蹤我們的threads ! 歡樂不迷路

Post by @i_lovememe520
View on Threads

.

.

.

.

.

.

.

.

.

.

.

歡迎來下水道觀看更多都市傳說👉https://lihi3.cc/c5H8h

延伸閱讀
存款37年後才去領!505萬變成這數字 媽媽傻眼急求助

近日一則「存款放了37年才去領」的案例引發熱議。

有網友在論壇分享,自己的媽媽在年輕時,曾在郵局存下 505萬元,因為平時很少動用那筆錢,竟然一放就是37年,直到最近才突然想起去把存款領出。結果一看金額,全家人瞬間傻眼,媽媽更是緊張到急著上網求助:「怎麼會這樣?難道銀行算錯了嗎?」

為什麼金額幾乎沒變?

不少人第一時間會直覺:「放了37年,利息應該滾出一大筆吧?」但實情卻不然。原因有幾點:

利率環境不同
早期存款利率雖然一度偏高,但隨著金融市場變化,郵局定存利率逐年下降,如今常見的年利率僅約 1% 左右,長期下來實際利息有限。

通貨膨脹影響
雖然帳面金額可能有增加一點,但購買力卻早已大不如前。37年前的 500 萬,價值相當於現在數千萬的購買力。

單利與複利差異
若存款方式並非「自動續存複利」,利息很可能被領出或歸零,最後只剩下本金幾乎原封不動。

網友點破盲點:一點也沒錯!

討論區網友紛紛留言:

「郵局算得沒錯,是你媽太天真了。」

「放著不動根本是浪費,37年前的500萬,現在至少要相當於一棟房子。」

「這就是不懂理財的代價,錢被通膨吃光。」

也有人感嘆:「如果當年拿去買房,現在早就翻好幾倍了。」

專家建議

金融專家指出,長期將大筆資金放在低利率存款中,雖然安全,但資產幾乎沒有成長空間,甚至因通膨導致實質價值縮水。若有閒置資金,應該考慮適度配置在基金、債券或不動產,以分散風險並抗通膨。

👉 小結:
這起案例提醒大家,存款雖然保險,但不等於財富保值。錢放得越久,越容易被時間與通膨「吃掉」。與其單純把錢放著,不如學習理財規劃,才能守住資產價值。

(1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按個讚吧!
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