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

逛超市遇「冷門生肉」,他PO文調侃「這部位怎麼做才好吃」,看清後網友直呼「好噁心」

十二月 2, 2024

近日,一名網友在逛超市時,意外發現一盤讓人「震撼」的生肉,原本以為是常見的動物部位,仔細一看卻發現竟然是雞的腳趾!該名網友隨即將照片上傳社群平台,並幽默地提問:「這部位要怎麼煮才好吃?」讓眾多網友炸開了鍋。
「這是腳趾?」網友驚呼好噁心
從照片中可以看到,這盤雞腳趾被整齊地擺放在塑膠托盤內,包裝上標明為雞腳相關商品,單價3.60美元,外觀呈現粉紅色調,腳趾部分的指甲清晰可見,讓人一眼難以辨認是什麼部位。原PO將照片分享後,迅速引來網友圍觀討論。

「我真的大開眼界,從沒見過有人賣這東西!」一位網友留言表示。而更多人則對此感到反感:「連指甲都沒剪乾淨,這真的有人吃嗎?」「這東西有料理價值嗎?感覺只有膽子很大的廚師才敢挑戰。」


雞腳趾料理?網友接力腦補
針對這奇特的食材,有些網友開始發揮無限創意,紛紛留言想象可能的料理方式。一位網友建議:「可以煮成雞腳湯,配上薑片和花椒,說不定很補身。」另一位則玩笑說:「直接炸到酥脆,或許能成為下酒菜。

」甚至有人戲稱:「買回家當指甲油模型練習應該不錯!」

然而,更多網友認為這種冷門部位不適合進入日常餐桌。一名留言者直接表示:「這完全超出我的心理接受范圍,我寧可餓著也不碰這種東西!」


超市回應:符合特定市場需求
隨著話題熱度持續升高,有人向超市求證這款商品的來源。一名工作人員回應稱,這類部位確實少見,但部分消費者會用來製作特定傳統料理,或用于手工藝術。

「這並非主流商品,主要是為有需求的顧客提供多樣選擇。」該工作人員強調,商品符合食品安全標準。
文化差異與食材包容性
雞腳趾作為食材的出現,也引發了文化層面的討論。有網友指出,許多地區的飲食文化提倡「不浪費」,動物的每個部位都能派上用場。「在一些國家,雞腳趾可能用來製作膠原蛋白湯,或者作為膳食補品的一部分。」一名熟悉食品文化的網友解釋道。

然而,也有聲音質疑超市將這種生肉公開販售是否妥當。「這類冷門食材應該標示更詳細,避免讓消費者產生心理不適。

一位網友評論道。

(示意圖)
網友熱議背後:飲食選擇與文化包容
此次事件雖以一盤雞腳趾為焦點,卻折射出不同文化間對食材的接受度差異。部分人認為尊重多元飲食文化是必要的,但也有不少人希望能對特殊商品多一些透明化資訊。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飲食習慣,但公開販售時應該考慮到主流消費者的感受。」一名留言者總結道。
結語:冷門食材如何走進日常生活?
這盤雞腳趾的出現,意外引發了一場網絡熱議,從噁心到調侃,從批評到文化探討,帶出了對食材選擇與包容性的思考。未來,隨著飲食文化的多元化發展,也許我們能在市場上看到更多新奇的食材。但在此之前,消費者或許也需要一些時間適應,畢竟,「冷門」的定義,終究是見仁見智。


歡迎來下水道觀看更多都市傳說👉https://lihi3.cc/c5H8h

(11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按個讚吧!
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