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是叫不醒的,只能痛醒(深度好文)
人教人,教不會;
事教人,一次就夠了。
俄國小說家克雷洛夫講過一個故事。
有只狐狸,平時走路喜歡把尾巴卷起來。
別的狐狸看到了,都勸它放下尾巴,這樣在走路時就能掃去自己的腳印,避免被獵人盯上。
這只狐狸卻不以為然,覺得憑自己的聰明,絕不會被發現。
一天,它正像往常一樣大搖大擺地走著,有個獵人悄悄跟在後面,突然舉著槍朝它撲過來。
它嚇得魂飛魄散,拼了命奔跑,最終拖著一條傷腿逃出生天。
從那以後,無須人說,它自己就老老實實地將尾巴放了下來。
生活中很多人也像這只狐狸,再好的道理都無法使之明白。
直到受過一些傷,吃過一些苦,撞得頭破血流,這才徹底醒悟。
人教人,教不會;事教人,一次就夠了。
一個人只有經歷人情冷暖,嘗過酸甜苦辣,才能認清生活,頓悟人生。
一朝落難,才懂得真心不易
楊絳先生曾說:
當你身處卑微,才有機會看到世態真相。
人在得意的時候,總覺得身邊盡是交好之人。
只有在低谷時,才能把人心看得真真切切。
明代文人李夢陽自幼聰明過人,21歲時就考中進士,被授予戶部主事一職。
一時間,地方官員、富豪鄉紳紛紛前來與他結交。
但好景不長,由於風頭太盛,他受到外戚張延齡的嫉妒。
沒多久,張延齡便以謀反罪誣陷他,皇帝大怒,下令將他打入大牢。
在獄中,李夢陽給昔日把酒言歡的朋友們一一寫信求助。
沒想到信寄出後,全部石沉大海,沒有任何回復。
就在他最絕望時,有個以前來往不多的人,叫康海,挺身而出,為他四處求情。
康海找到大太監劉瑾,答應成為他的幕僚,換取了李夢陽的性命。
李夢陽得知後,忍不住感嘆:“沒想到最終救我的,竟然是對山(康海的號)。”
出獄後,當初那些朋友又熱情地找上門來,李夢陽一概拒之門外。
他推掉了很多宴請和邀約,此後也只與康海等少數好友來往。
有句話說得好:
“事不出,不知誰近誰遠;人不品,不知誰濃誰淡。”
時間是最好的過濾器,歲月是最真的分辨儀。
在你得意時靠近,落魄時離開的人,不必將他請進生命裡。
那些在你患難之時,依然願意留在你的身邊,在困頓之際,依然願意拉你一把的人,才值得你真心相待。
被生活欺負,才發現讀書有用
網友@柯莫講過他一個遠房侄女的故事。
侄女初中還沒念完,就跟家人提出不想浪費時間讀書了。
她說好多大學生畢業後工資也才三四千,北大畢業生賣豬肉,高考狀元當保安,這樣的新聞多了去。
更何況,數學太難了,以後買菜也用不上勾股定理。
柯莫就勸她說,勾股定理買菜肯定用不上,但你學明白了,能決定以後去哪裡買菜。
沒想到侄女反問:“叔,你上過大學,現在一個月賺多少錢?”
柯莫說,一萬多吧。
侄女有些不屑:“我到了你這個年紀,一定比你賺得多。”
後來,侄女輟學,去大城市找了個廠上班。
早七晚九,每天累得筋疲力盡,下班一挨床就睡過去了。
干了半年,實在撐不下去,她想換份輕松點的工作,卻因學歷太低而處處碰壁。
侄女灰溜溜回到老家,靠日復一日的勞作謀生,這才想起柯莫的勸告,後悔當時沒有好好念書。
想起一句話:“讀書沒受過的苦,生活都會加倍還給你。”
人在知識儲備不足時進入社會,就相當於赤膊上陣,只能屢屢受挫,最後被折磨得遍體鱗傷。
年少無知時,我們都覺得讀書是天底下最苦的差事。
在現實中撞得頭破血流後才懂得,讀書是這個世界上最公平最好走的路。
不讀書的人,只能讓自己困在狹小的世界裡,步履維艱。
讀書的人,才能在原本的生活之外,看到一個更光鮮明亮的遠方。
書本,就是墊高人生的台階;知識,就是扭轉命運的鑰匙。
別在該努力的時候貪圖安逸,別等到被生活欺負的時候,才發現讀書真的有用。
生一場大病,才明白健康最貴
在網上看到一個討論:“你買過最貴的東西是什麼?”
底下有個扎心的回答:“買的最貴的東西是健康,原裝器官,無論是哪一個壞掉了,都足以讓人傾家蕩產。”
想起《時尚》雜志前主編原曉娟的故事。
原曉娟是個工作狂,她曾把一篇105萬字、50幅照片的稿件看了20遍。
在平時,她的工作量是普通編輯的3倍。
一年數次出國訪問,國內出差像坐出租車一樣頻繁,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。
這讓她很快就晉升為部門主管,收入也連年翻倍增長。
但長期的透支,讓她的身體不知不覺中變得越來越差。
2006年7月,原曉娟覺得胃部不適,到醫院做胃鏡檢查,被告知胃癌晚期。
這個消息,如同晴天霹靂一樣擊中她。
住院後,她每天都在病房默默流淚,她在博客裡無助地寫道:
我想兒子,他才8歲,我至少也要再活10年等他成年啊,我實在無法想象沒有媽媽他會怎樣。
為了給她治病,家人嘗試了當時最先進的技術,賣掉了房子,花光了大部分積蓄。
原曉娟感慨:貧窮和富有就是一場病的距離。
這場病,讓她之前所有的努力,瞬間化為烏有。
往往健康的時候,別人勸說保重身體,我們根本不會在意。
只有生一場病,住一次院,才明白這世上沒有任何東西值得你拿命去換。
電影《滾蛋吧,腫瘤君》裡有段台詞說得好:
“上天為什麼要安排我們生病?”
“那是因為要提醒我們人生只有一次。”
忙忙碌碌幾十年,出人頭地也好,腰纏萬貫也罷,其實都不過是過眼雲煙。
留得五湖明月在,不愁無處下金鉤。
健康才是一切的前提,把身體照顧好,就不愁得不到快樂和幸福。
別再透支自己,身上無病,才是真正的富足。
失去一次,才能夠學會珍惜
有人曾問日本著名導演北野武,你這輩子最大的遺憾是什麼?
北野武說:“我用盡一生與母親較量,最終滿盤皆輸。”
母親家教嚴格,但北野武卻非常向往自由,從小母子倆就沖突不斷。
大二的時候,他和母親發生了爭吵,北野武負氣地離家出走,開始獨自生活。
有段時間,他沒有任何收入,不僅吃不起飯,連房租也已拖欠了半年。
為了躲避催債,每次進出他都從窗戶上翻。
有一天,他剛翻進房間,就看到房東坐在椅子上,正等著他。
北野武一下子就跪到地上,苦苦哀求。
卻沒想到房東跟他說:
“你搬來的時候,你母親就跟在後面,她對我說:‘這孩子傻傻的,肯定會欠房租,如果一個月沒繳,就來找我拿。’”
盡管在困難時候,母親拉了他一把,但他仍不願低頭回家。
只在成名之後,每個月按時給母親打錢。
這樣過去了很多年,直到母親去世,姐姐遞給他一個袋子和一封信。
北野武打開一看,裡面是一張以他的名字開的儲蓄存折。
1976年4月,300,000。
1976年7月,200,000。
……
原來這些年他給母親的錢,母親一分也沒花,全都存起來了。
在信中,母親說:“你做導演,說不定哪天就失業了,你又不會存錢,我都替你保管著呢。”
直到此時,北野武才真正明白母親對他的愛,是何其深沉。
他捧著這封信,悔恨交加,終於忍不住號啕大哭。
可無論是拖欠很久的一句道歉,還是表達孺慕之情的話語,母親再也聽不到了。
《朗讀者》裡,袁泉曾深情念過一封信,裡面有句話:
“你在路上隨便碰到的一個路人,都是別人做夢都想見到的人。”
牛奶會灑,錢包會丟,愛人會走散,友情會變淡,父母會老去。
當你因為一時的嫌棄、怨恨,而忽略身邊最愛你的人,其實浪費的,正是你一生裡最美好的東西。
別等到越過山丘,才發現無人守候。
一生不長,請珍惜此刻仍陪在身邊的人,珍視每一個當下,好好愛,用力活。
作家藤萍說:“我一直相信,這世上只有痛苦,才能真正使人長記性。”
能說服一個人的,從來不是道理,而是南牆;能點醒一個人的,從來不是說教,而是磨難。
越是錐心刺骨的痛,越能使你醍醐灌頂,不斷成熟。
正所謂:不經一事,不長一智。
當你悟透了人性,就能學會好聚好散;當你認清了生活,也就能懂得珍惜擁有。
(31)